

SMT贴片加工炉温曲线到底该怎么设定?
做过SMT贴片加工的人都知道,炉温曲线就是SMT回流焊的“生命线”。如果炉温曲线没设好,不仅容易出现虚焊、立碑、连锡,还可能直接导致整批产品报废。那么,炉温曲线到底该怎么设定?今天我们就来聊聊。
一、什么是炉温曲线?
炉温曲线(Reflow Profile)是指电子元器件和PCB在回流焊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温度曲线。它反映了整个焊接过程中的热传递情况,一般分为四个阶段:
1. 预热区(Preheat):温度逐步升高,避免元器件受热冲击,一般升温速率控制在 1~3℃/s。
2. 保温区(Soak):温度保持在 150~180℃,让助焊剂充分活化,排出水汽和助焊剂溶剂。
3. 回流区(Reflow):峰值温度控制在锡膏熔点以上,一般比焊料熔点高 20~40℃(常见锡膏约 235~250℃)。
4. 冷却区(Cooling):快速冷却,避免金属晶粒过大导致焊点脆弱,降温速率一般为 3~5℃/s。
这个分区设置依据来自IPC-7530《回流焊工艺指导》以及锡膏厂商提供的典型曲线。
二、炉温曲线怎么设定才算合理?
在实际SMT加工中,炉温曲线不是固定死的,需要根据以下因素综合调整:
- PCB板厚:板子越厚,热容量越大,需要更高的炉温或更长的时间。
- 元器件大小与分布:大功率器件、屏蔽罩区域需要重点关注。
- 锡膏特性:不同品牌锡膏推荐曲线不一样,参考MSDS和技术手册。
- 回流焊设备差异:不同品牌、不同区数的炉子,传热效率不同。
常见的设定思路:
- 升温区控制在 60~120 秒,升温速率 <3℃/s;
- 保温区控制在 150~180℃,持续 60~120 秒;
- 回流区峰值温度 235~250℃,超过熔点时间(TAL)保持 30~90 秒;
- 冷却区快速降温,避免焊点产生空洞。
三、炉温曲线设定的常见误区
1. 只看峰值,不管整体:有些人只盯着最高温,其实升温速率和TAL同样关键。
2. 忽视不同位置差异:大尺寸PCB容易出现前后温差,必须用热电偶实际测温。
3. 照搬锡膏说明:厂商推荐值只是参考,还要结合产品特性微调。
四、怎么验证炉温曲线是否合格?
专业工厂一般会使用炉温测试仪(如KIC、ECD),在PCB上粘贴热电偶,实时记录实际温度曲线,并与目标工艺窗口比对。只有通过SPC统计分析确认曲线稳定,才能批量投产。
五、总结
一、什么是炉温曲线?
炉温曲线(Reflow Profile)是指电子元器件和PCB在回流焊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温度曲线。它反映了整个焊接过程中的热传递情况,一般分为四个阶段:
1. 预热区(Preheat):温度逐步升高,避免元器件受热冲击,一般升温速率控制在 1~3℃/s。
2. 保温区(Soak):温度保持在 150~180℃,让助焊剂充分活化,排出水汽和助焊剂溶剂。
3. 回流区(Reflow):峰值温度控制在锡膏熔点以上,一般比焊料熔点高 20~40℃(常见锡膏约 235~250℃)。
4. 冷却区(Cooling):快速冷却,避免金属晶粒过大导致焊点脆弱,降温速率一般为 3~5℃/s。
这个分区设置依据来自IPC-7530《回流焊工艺指导》以及锡膏厂商提供的典型曲线。
二、炉温曲线怎么设定才算合理?
在实际SMT加工中,炉温曲线不是固定死的,需要根据以下因素综合调整:
- PCB板厚:板子越厚,热容量越大,需要更高的炉温或更长的时间。
- 元器件大小与分布:大功率器件、屏蔽罩区域需要重点关注。
- 锡膏特性:不同品牌锡膏推荐曲线不一样,参考MSDS和技术手册。
- 回流焊设备差异:不同品牌、不同区数的炉子,传热效率不同。
常见的设定思路:
- 升温区控制在 60~120 秒,升温速率 <3℃/s;
- 保温区控制在 150~180℃,持续 60~120 秒;
- 回流区峰值温度 235~250℃,超过熔点时间(TAL)保持 30~90 秒;
- 冷却区快速降温,避免焊点产生空洞。
三、炉温曲线设定的常见误区
1. 只看峰值,不管整体:有些人只盯着最高温,其实升温速率和TAL同样关键。
2. 忽视不同位置差异:大尺寸PCB容易出现前后温差,必须用热电偶实际测温。
3. 照搬锡膏说明:厂商推荐值只是参考,还要结合产品特性微调。
四、怎么验证炉温曲线是否合格?
专业工厂一般会使用炉温测试仪(如KIC、ECD),在PCB上粘贴热电偶,实时记录实际温度曲线,并与目标工艺窗口比对。只有通过SPC统计分析确认曲线稳定,才能批量投产。
五、总结
SMT贴片加工中的炉温曲线,说白了就是找平衡:既要保证锡膏完全融化、焊点可靠,又不能让器件过热损伤。一个合格的炉温曲线设定,必须结合PCB板材、元件分布、锡膏特性和设备条件综合调整,并通过炉温测试仪验证。
英特丽集团具有3大ODM开发中心,工程师100+。OEM工厂SMT线体全部采用进口一线西门子、松下等品牌设备,同时采用智能工厂(ERP\MES\WMS)生产管理模式; 并通过ISO90001、ISO14000、IATF16949、ISO13485等各项体系认证;公司重点业务方向聚焦汽车电子、新能源、医疗电子、军工、工控、物联网、部分消费类等产品;公司规划五座生产基地,2025年达成150条SMT产线规模;目前,江西、安徽、山西、四川、湖北五个智造基地已初具规模;我们目标把英特丽电子打造成一站式ODM+EMS智造服务行业标杆。
上一篇: PCBA代工代料降本的四个环节 下一篇: PCBA代工厂优化交期的五点方法
Copyright © 2020-2022 赣ICP备19014000号-1
赣公网安备36100002000168号 江西英特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