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BA加工贴片和分板的小顺序大影响

  今天和大家聊聊一个专业PCBA加工中的重要话题:为什么所有靠谱的工厂都坚持“先贴片后分板”?这问题听起来技术性挺强,但其实关系到产品质量、效率和成本。不管是刚入行的工程师,还是需要找PCBA加工服务的采购经理,了解这一点都能帮你更好地选择合作伙伴哦!


  先贴片后分板?到底是什么意思?


  简单来说,PCBA加工流程通常包括:


  1. SMT贴片:把微小的电子元件贴到PCB板上并焊接。


  2. DIP插件:插入那些无法用贴片机完成的较大元件。


  3. 分板:将多个连在一起的PCB板分开成单个产品。


  4. 测试与交付:确保每块板子都能正常工作。


  而“先贴片后分板”指的是:先在整块大板(Panel)上完成所有贴片和焊接工艺,最后再分割成小板。这和“先分板再贴片”的传统做法完全相反。


  为什么专业厂都选“先贴片后分板”?


  根据行业标准(如IPC规范)和实际生产经验,这么做主要有三大原因:


  1. 减少机械应力,保护元件和焊点


  PCB板在分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机械应力(比如V-Cut分板机的震动或铣刀切割的力道)。如果先分板再贴片,那些小小的贴片元件(如电阻、电容、BGA芯片)很容易因为应力冲击而移位、虚焊甚至损坏。先贴片后分板能最大化减少这类风险,确保焊点可靠性。


  出处:IPC-6012标准强调PCB分板工艺应避免对元件造成机械损伤。


  2. 提升生产效率,降低成本


  想象一下:如果先把大板分成小板,每块小板都要单独上SMT生产线——贴片机得一次次定位、校准,效率直接打骨折!而整板贴片可以一次性完成所有元件的焊接,速度更快、成本更低。


  3. 保证贴片精度,避免误差


  SMT贴片机是靠高精度相机识别PCB上的Mark点(定位点)来工作的。整板面积大,Mark点更清晰稳定,贴片精度自然更高。如果先切成小板,不仅定位容易出错,小板在传送过程中还可能变形,进一步影响贴片质量。


  总结:小顺序,大影响!

  在PCBA加工中,“先贴片后分板”不是随便定的规矩,而是基于可靠性、效率和质量的综合考量。作为专业厂家始终遵循这一原则,配合全自动SMT产线和严格质检流程,确保每块板子都达到客户期望。


  英特丽集团具有3大ODM开发中心,工程师100+。OEM工厂SMT线体全部采用进口一线西门子、松下等品牌设备,同时采用智能工厂(ERP\MES\WMS)生产管理模式; 并通过ISO90001、ISO14000、IATF16949、ISO13485等各项体系认证;公司重点业务方向聚焦汽车电子、新能源、医疗电子、军工、工控、物联网、部分消费类等产品;公司规划五座生产基地,2025年达成150条SMT产线规模;目前,江西、安徽、山西、四川、湖北五个智造基地已初具规模;我们目标把英特丽电子打造成一站式ODM+EMS智造服务行业标杆。

Copyright © 2020-2022 赣ICP备19014000号-1 赣公网安备36100002000168号 江西英特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